什么是股市杠杆 钢铁行业承压下行三年 新周期下“减产”呼声加大 “同频共振”应对挑战与机遇

发布日期:2025-01-05 17:13    点击次数:154

什么是股市杠杆 钢铁行业承压下行三年 新周期下“减产”呼声加大 “同频共振”应对挑战与机遇

11月11日的资金流向数据方面,主力资金净流出1348.62万元,占总成交额9.15%,游资资金净流入188.6万元,占总成交额1.28%,散户资金净流入1160.02万元,占总成交额7.87%。

  财联社12月9日讯 市场需求回落,供需矛盾加深,成本压力居高不下,钢铁行业已连续三年下行,今年行业亏损面扩大概率增加,业内对于自律限产和低效产能退出的呼吁声日益提高。

  上海钢联董事长朱军红在2025中国钢铁市场展望暨“我的钢铁”年会上表示,减产是走出困境的唯一途径。

  业内企业面对市场各类挑战在继续承压前行之际,也在积极探寻行业发展的新机遇。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联席会长2024年度轮值会长、华南物资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李刚认为,企业发展要与现在的行业趋势“同频共振”。

  供需压力持续加大

  在近日召开的2025中国钢铁市场展望暨“我的钢铁”年会上,朱军红表示,2024年对钢铁行业而言是艰难的一年。

image

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党委书记、主任李拥军

  生产企业对行业的艰难也颇有感触,天津友发钢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广岭感慨道,在行业负反馈周期持续影响下,钢材市场就像是在滑滑梯,易下难上。其认为,2025年钢价大概率依旧承压下行,行业跳出下行周期的可能性不大。

  而行业下行压力主要来自市场供需矛盾的加深。当前国内炼钢产能已达10.14亿吨,电炉炼钢产能也达到了2.05亿吨,据“我的钢铁”预计2024年全年粗钢的表观消费量约9亿吨,较上年度减少约3000万吨。业内人士预计2025年,需求或继续回落。

  朱军红表示:“钢铁社会需求总体已经进入了下滑通道,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较2021年下滑超过三成,商品房销售面积较2021年下滑超过四成。从新开工面积和城市住宅用地成交面积来看,未来房地产开发投资还将继续下降,同时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增加值的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,传统依赖钢材的大型制件,重工业和传统制造业正在逐步减少,新型的产业增长较快,但对钢材的需求相对较低。”

  面对行业供需压力,朱军红表示,借鉴欧洲和日本过往经验,减产是走出困境的唯一途径,解决之道在供给侧,而不是寄希望于需求的突然回升。

  朱军红呼吁钢铁企业主动减产,各地区建立区域产销协调机制,避免过度的生产和无序的竞争,确保行业维持正现金流;重建钢厂与经销商的关系,推动产销一体化,形成合作共赢;与行业协会等相关组织和合作企业共同努力,建议政府相关部门采取更加坚定的措施,加大产能的调控力度;加快推动钢铁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管理体系,通过碳排放配额机制,迫使高排放低效率的产能退出市场。

  前瞻布局应对市场挑战

  面对供大于求的市场格局,行业下行压力或将持续,业内人士建议以前瞻性布局来应对市场挑战。

image

 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、副会长兼秘书长姜维

  面对下行压力,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、副会长兼秘书长姜维认为,应对之策在于要坚持绿色低碳发展、智能制造两大发展主题,着重解决行业三大痛点:控产能扩张、促产业集中、保资源安全。并将“三定三不要”作为行业应对当前下行阶段的底线思维,即“以效定产”“以销定产”“以现定销”。

  同时姜维认为,国际化始终是中国钢铁从小到大变强的关键,一方面要持续推进中国钢铁产业国际化进程,另外应通过信息化、数字化、绿色化等方式有效支撑中国钢铁的发展。

  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联席会长2024年度轮值会长、华南物资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李刚认为,企业要把握宏观大趋势,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,优化实际工作,与现在的行业趋势要同频共振;同时在把控宏观大趋势的基础上,要关注行业发展情况。

  对于宏观和行业发展形势,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高级经理大宗商品研究员王炙鹿认为,明年宏观政策有望向好,“两新”政策也会拉动制造业需求,钢材消费有望改善,但钢铁产能过剩仍是行业的负担。

  王炙鹿认为,钢铁行业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产能利用率下降到现在已经经历了三年左右的压力期,正逐步往出清期过渡,当下市场类似2013年到2014年的阶段,需要把着眼点放在供给侧,尤其需要关注行业何时从降库存到降产能转变。

  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曹树卫表示,在当前行业经营背景下,钢企应坚持两种维度,包括运营维度和战略维度,做好数字化和绿色化发展。也应坚持两种思维,包括增量思维和减量思维,增量思维是利用自身资金优势,兼并重组其他钢企或拓展上下游;减量思维是对于没有技术和管理优势、资金负债率达到80%以上的企业,尽早退出钢铁行业,及时止损。

  在企业自身经营方面,业内人士也建议钢企做出更多应对措施。天津友发钢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广岭表示,为应对行业下行风险,企业需要从产品制造商向产品加服务多功能服务商转变。通过探索打造不以价格为导向的新营销体系,以供应链服务方案深耕终端市场,用服务去为终端用户创造更多价值;创新机制走高质量发展之路,用质量上上、价格中上、服务至上的产品,在市场中赢得利益。

  寻找市场发展新机遇

  在钢铁市场传统需求下行的情况下,业内人士也理性地看到,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进程深入,部分钢铁市场的终端需求出现了明显变化,未来一段时间内钢铁终端消费量仍将保持在较好水平之上。

  姜维表示,随着机电市场需求不断增加,且工业化、城镇化进程当中钢铁还会保持较大需求,我国保持世界第一生产规模还会有很长的时间,钢铁行业需求还会有10年左右时间保持在8亿吨以上,同时行业和协会也在积极推进钢铁应用拓展计划,中国钢铁行业要有信心。

  对于明年钢铁下游的需求,上海钢联钢材首席分析师汪建华认为,制造业用钢消费方面,机械可能有3%的增长,汽车有1.5%的增长,造船6.4%的增长,家电2.8%的增长,能源5.5%的增长。

image

 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罗俊杰

  而工业方面对钢铁市场的需求仍保持增量,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罗俊杰表示,国内保持经济平稳运行面临压力,但一揽子增量政策、“两新”政策等积极因素也在不断积累,将改善机械产品需求市场,预计2025年机械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5%左右。

  其中新能源汽车方面需求增速明显。钢铁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、总经理梁剑雄表示,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了1000万辆,预计2025年将会达到1300万辆,不过新能源汽车也面临减重和减量化发展的要求,这对汽车用钢而言,是机遇也是挑战,建议汽车用钢从三方面做突破:一是高强化汽车用钢;二是低密度材料研发;三是坚持产品的高端化、绿色化和智能化制造。

  但钢铁行业也应当认识到市场环境已与过去出现明显变化。北京建龙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经营总监罗立新认为,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后工业化时期,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正日益成为经济的支柱。对钢铁行业而言,产量达峰后,行业已经进入存量甚至减量发展的大周期。钢铁企业需适应新的产业变化和新型制造业发展,尤其要注重产品结构调整,加大科研投入,积极与科研院校、机构合作,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研发、应用新材料。

  首钢集团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余威表示,当前钢铁行业消费结构变化带动供给结构转型加快,具体表现在“长转板、普转优、优转特”、板材、大中型材产能快速扩张什么是股市杠杆,其中高端产能扩张更快。同质化竞争由普通产品向高端产品转变,硅钢、中厚板、热轧板卷、锌铝镁产品产能持续大幅增长。“碳达峰、碳中和”要求下,绿钢需求将会加速增长。